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章(第1页)

第1卷第06章一举成名天下知第035节袁绍的面子最重要崔琰位居大将军、冀州牧袁绍府中的别驾从事,青年时期曾在一代鸿儒郑玄门下受学,精通《论语》、《孟子》两经,素有&ldo;冀州第一名士&rdo;之美誉。

按照袁绍的私心想法,他此番派出崔琰作为自己的首席代表到许都与曹操、荀彧等人交涉,其实是希望借助崔琰在义理才学方面的过人之能,压服许都朝廷里面的儒林名士。

没料到崔琰一到许都,便在迎接宴上一场道学的论战中,被口齿伶俐、机锋百出的辩士祢衡,以及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太中大夫孔融搞得左支右绌、不敢称雄。

后来,他与郭嘉、荀彧展开了一番时事辩论,之后更是自愧学疏才浅、甘拜下风。

待到和司马朗一同离开许都赶往河内郡处置交接事务之际,崔琰早已不复有当初大摇大摆莅临许都时的汹汹傲气,自我收敛了许多。

所谓的交接,实际上就是双方对袁府人员、财产等的移交、接收等事宜。

在这个过程当中,自然是免不了你来我往、讨价还价的。

这日,在郡府署堂之上,司马朗、司马懿、梁广等均坐在右侧席位,冀州正使崔琰、副使袁通、袁氏兄弟府中的管家袁老二等均坐在左侧席位,开始争论起袁府人、财、物等的交接问题来。

&ldo;司马主簿,遵照圣上的御旨,袁雄、袁浑两兄弟自然是应该遣送回冀州,交由袁大将军自行严加管束的。

&rdo;崔琰的表情始终是那么不咸不淡,话也是暗藏机锋,&ldo;那么,我们准备将袁氏兄弟在河内郡的一切财产清点打理完毕之后,就起程返回冀州了。

&rdo;

&ldo;唔?袁雄、袁浑哪里还有什么财产?&rdo;梁广听罢,不觉一怔,&ldo;他俩在河内郡做了那么多违法乱纪、欺压百姓的坏事儿,到了这地步还想卷款而逃?他俩的那些不义之财应该是全部充公吧?&rdo;

梁广这一小小的郡尉哪被崔琰放在眼里?崔琰瞥也没瞥他一眼,更没接他的话,径自便向坐在对面的司马朗看去,目光一寒:&ldo;司马主簿,圣旨上可没有明言袁雄、袁浑两兄弟究竟犯了多少违法乱纪、欺压百姓的事儿,更没有明言要将他俩的一切财产全部没收哟!

&rdo;

司马朗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伸手拍了拍放在自己席侧的厚厚一摞审讯案卷,不温不火地说道:&ldo;崔大人,我等也没有讲定就要一律没收袁氏兄弟的合法财产。

您且先审阅一下杜传、杜和叔侄的供词‐‐这样也许您心里就会有数了,袁氏兄弟究竟应该带走多少财产,又应该在这里留下多少财产。

&rdo;

&ldo;杜传、杜和两个贪官污吏的供词是不可信的。

&rdo;崔琰冷冷地笑了,&ldo;这样的无德无行之徒,崔某见得多了,他们在监狱之中,只要审讯官稍加刑罚,什么样乱七八糟的供词他们都编得出来。

&rdo;

他这么一说,堂上的气氛一下就如同结了冰层一般凝固了。

过了半晌,司马懿慢慢地开口了:&ldo;在下请问崔大人,您可清楚袁氏兄弟四五年前迁居至我河内郡时带了多少财物前来?&rdo;

崔琰一怔,也不答话,只是斜睨了一下袁府的管家袁老二。

袁老二支支吾吾地说道:&ldo;这个……这个……老奴只记得两位老爷当初迁居过来时带了很多很多的金银财宝,装了好几十车,具体的数目嘛,各位大人还得去问两位老爷他们自己……&rdo;

众人一听,都不禁哑然失笑:袁雄、袁浑两人现在都被拘押在郡狱里,怎么可能会被喊来问话?倒是这个袁管家口里支支吾吾,目光躲躲闪闪的,只怕有些欲盖弥彰!

司马懿抽出一份案卷,往身前案几上一放,说道:&ldo;看来袁管家你也不是十分清楚,你家两位老爷当初带来的财宝有多少了‐‐懿这里有一份袁府的同街、同里的邻居、乡亲们所作的证词,他们证明你家两位老爷四五年前来到本郡安家落户之际,随身行李就是四五辆犊车、两三箱衣物,在街上就只购置了五六间空宅……&rdo;

&ldo;司马大人,可是在这四五年间我家两位老爷的生意一向红火得很,这四海楼上南来北往的客人多了,那铢钱像河水似的哗哗流向我家两位老爷的手里……&rdo;袁老二急忙狡辩,&ldo;他俩这几年是发了大财的!

街坊邻居们也都看得一清二楚嘛。



m.tuifuli.net 推福利书库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

芸汐传免费阅读全本追妻火葬场文的宸夜微凉最后和谁在一起了重生嫡女归全文免费阅读击败附着淤泥的残像水生生物所类似于屑王之子的芸汐传2免费阅读全本公子连城原型世子夫人想和离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水生生态系统分类异世界帝王行和恋爱暴君相似的动漫炼体系统大全芸汐传全文阅读听说你很喜欢我(校园 )作者狐狸新时代服务器使用方法锦鲤给多少个男主配音见此良人后面怎么说炼体的修仙师弟,不可以我就想混吃等死[娱乐圈]科举之首辅我五入爱河单程糖画我的连队不靠谱的大冒险危险的移动黏着你撒娇豪门权宠第一夫人宦妃当道:千岁大人请自重阿诗玛咒语反派她貌美如花(穿书)大叛贼我的女孩万丈咫尺萌宠娇妻:厉少放肆爱怀了前男友的崽暗恋你的第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