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第1页)

各地的地方官都是中央&ldo;戴帽&rdo;下去的,由文官出任&ldo;知州&rdo;、&ldo;知县&rdo;,&ldo;列郡各得自达于京师,以京官权知&rdo;。

中央派遣的官员在所担任的实际职务之前加上&ldo;判&rdo;、&ldo;知&rdo;、&ldo;权&rdo;、&ldo;提举&rdo;、&ldo;提点&rdo;等等,这样一来,就逐步形成了官与职、名与实,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这就涉及了宋朝的官制。

要说宋朝的官制,可是前所未有的混乱,本来汉唐以来有所谓&ldo;官&rdo;与&ldo;秩&rdo;的分别,官是管事的权限,秩是确定级别和待遇的标准,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官升秩长,官降秩落,一目了然。

可大宋就是会别出心裁,管事和级别待遇分开,成了&ldo;两层皮&rdo;。

在宋朝,过去的那些什么左右仆射、六部尚书、侍郎、各寺监卿监统统&ldo;作废&rdo;,这些官都不再具备原来的职权,&ldo;官&rdo;只决定俸禄、赠官、叙封、恩荫等待遇,被称为正官、本官、寄禄官,&ldo;差遣&rdo;才是朝廷委派的具体职务和实际权力。

如果没有皇帝的特许,这些官员都不能管本官署的事,官员如果没有朝廷委派的差遣,就只能领俸禄而无事可做了。

因此,某一官职并不代表具体职务,而职事高下又与俸禄无关,官擢品未必升,官贬阶亦未必降;&ldo;差遣&rdo;被罢但官、职尚在,职落而待遇如故,这对官僚们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就算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也会拼命地保护朝廷姓赵。

可就这样,赵匡胤还不放心,为了加强官僚们互相间的牵制,以防团结生变,他特别鼓励弹劾和检举,仅监察机构,就设立两个,一是&ldo;御史台&rdo;,一是&ldo;谏院&rdo;,任务完全相同,一旦其中一个被权臣控制时,另一个能照样发生功能。

而且除了监察机构的官员,如御史和谏议大夫外,其他任何高级官员,同样都可以随时向皇帝提出意见,或随时对宰相以下的官员进行抨击。

这对于以写文章为主要学问的文臣,真是一个发挥&ldo;才华&rdo;的好制度,他们可以毫无顾忌随时随地对任何进步改革和他们所不知道的事物,发出反对的言论。

其实他们也并不在意自己的见解是否高明,也不在意是否能被采纳,他们只是希望当个&ldo;反对派&rdo;,博个敢谏直言的好名声,以后自然会官运亨通。

因此,在宋朝便会看到,为了一件事(无论大小)经常会引起激烈争论,一个敢做事的人,身后往往跟着一群挑刺攻击的人。

挽救大宋危亡的几次努力也被这些挑三拣四的家伙弄得不了了之。

结果这个后遗症,把大宋弄得积重难返,赵匡胤处心积虑防止的内乱没有出现,却不得不亡于外患,这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以&ldo;仁&rdo;为本的治国方略(1)

宋代是一个以仁厚治天下的时代。

三百年的基业,从太祖赵匡胤开始,就始终把&ldo;仁&rdo;作为治国的方略。

赵匡胤的仁厚,最被人称道的就是不滥杀,其实何止是不滥杀,他当真担当得起&ldo;心胸宽广,仁义无双&rdo;,这一点历史上所有的君王都无出其右者。

历代王朝的更替,都免不了血腥的屠杀,前代皇族更是屠杀的重点。

商周时代还给前朝留一个小封国,&ldo;不绝祭祀&rdo;,但到了南北朝以后,对前皇族斩尽杀绝已成惯例,可以说每一个&ldo;龙椅&rdo;都是从血海里捞出来的。

后周被取而代之,恭帝的命运却好得出奇,赵匡胤不仅没有把他和家人按到砧板上&ldo;鱼肉&rdo;一番,还大大&ldo;礼遇&rdo;了这些王室,恭帝被封为郑王,迁居到西京洛阳居住。

这还罢了,沽名钓誉之后再杀的事也不是没有,可赵匡胤还真不是那种人,他留下的&ldo;祖宗家训&rdo;第一条就是:对后周皇室老柴家的子子孙孙,一定优待,就算犯了谋逆的大罪,也不许拉到大街上砍头示众,就让他自己在大狱中悄悄了断,而且不能株连其他直系亲属。

有的人说,赵家的江山是从柴氏孤儿寡母手里连抢带骗弄来的,赵匡胤感觉心里惭愧,所以一定要优待柴氏家族。

这话表面看有点儿道理,实际上深究下去就会发现荒唐,中国历史上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取天下的不止赵匡胤一人,可谁做到了他的程度?与其说是赵匡胤在平衡自己的心理,倒不如说是赵匡胤具有宽厚的人格来得准确。

这从对待开国元勋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除了和赵匡胤对着干的那几位被杀,其他的元勋都能安享晚年,这样皇帝和功臣皆大欢喜的结局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赵匡胤不仅没有杀害有功大臣,还用法律形式规定以后皇帝不能在朝廷上鞭打大臣,不准对公卿辱骂,臣下除了谋反和叛逆外,不得杀戮。

这样的皇帝,不说其&ldo;仁厚&rdo;还能说什么?

不但自己人不杀,赵匡胤就连对手也不曾大肆屠杀。

后蜀的孟昶、南汉的刘、南唐的李煜都没有在亡国之后亡命。

虽然李煜被封为&ldo;违命侯&rdo;,但只是属于对其武装反抗的&ldo;口头警告&rdo;,并没有杀头和屠族。

要说那位连夜壶也镶上宝石的孟昶,光宦官就养了七千多人、只知道宠爱波斯美女的刘,完全有理由把他们&ldo;咔嚓&rdo;了,可赵匡胤就是把他们在东京干养了起来,至于后来传出几位被&ldo;牵机药&rdo;毒杀,那是宋太宗赵光义干的事,和赵匡胤毫无干系。



m.tuifuli.net 推福利书库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

穿成盛世白莲的恶毒继兄泡面关于春天的现代黄帝内经成书于哪个朝代衣食无忧过一生猜生肖沙漠玫瑰毒性有多强白芷怎么读白芷和白芍的区别温蔓霍绍霆的名字斑马王子与水晶鞋 是今匪我愆期的期是什么意思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上一句是我言秋日胜春胜春朝端午节的诗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付初云秦昊最新章节更新七夜宠妻免费阅读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结局男主和女二和我离婚后大佬他疯了说的是什么解绑备胎系统后我成了万人迷免费将错就错嫁了吧百度向宇宙进军每个世界渣两回少女宝婺重生之出墙明宫小食光两块石头穿越种田之奋斗之路江湖有传说招惹邪魅枭雄(四大贼寇之一)妄想徐徐诱之一叶倾辰凰栖燕州篇据说每天都发糖[娱乐圈]念念勿忘摄政王的末世小农妃2004的男人运(一个屋檐下之二)危险沉沦第三次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