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第1页)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不再抄列。

这里讲的大半是:参禅学诗都要下功夫,&ldo;功到自然成&rdo;,一朝悟透,诗句便能超然。

至于禅的内容,基本上没有涉及。

钱钟书《谈艺录》中,也引了许多关于诗禅关系的例子,并发表了很精辟很深刻的意见。

请读者自行参阅,不再抄录。

唐宋时代开始的有关诗与禅的意见一直对后代文艺理论的发展以及诗歌的创作,起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我们甚至可以说,在中国文艺理论史上,如果没有援禅入诗的活动,中国诗歌的创作和理论,将会是另一种样子,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二、诗与禅的不同之处

上面引证的唐宋诸家学说,都把诗与禅相提并论。

其中必有道理,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诗与禅必有共同之处,这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在对共同之处作细致的分析之前,我认为有必要先对二者不同之处稍加阐述,这能够加深对共同之处的理解。

从表面上来看,诗与禅的不同之处,是非常明显的。

禅宗最初是主张&ldo;不立文字&rdo;的。

这其实是继承了佛家的传统。

从历史上来看,释迦牟尼时代,文字还不流行。

印度古代,包括婆罗门教在内,师徒都是口口相传。

最初既无抄本,当然更谈不到印本。

到了很晚的时候,印度教徒还不允许把他们的圣经宝典《吠陀》排印出版。

佛教《大藏经》里面,有几部讲佛祖生平的经,讲到他年幼时学习了多少多少&ldo;书&rdo;(文字)。

这些经都是晚出的,不代表释迦牟尼时代的真实情况。

佛陀不重文字,经中屡有记载,如《大方广宝箧经》卷上云:&ldo;不着文字,不执文字&rdo;,等等。

所以我说,禅宗&ldo;不立文字&rdo;,是继承了印度佛教传统。

后来禅宗却从&ldo;不立文字&rdo;发展成为&ldo;不离文字&rdo;。

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一个颇为微妙的问题。

下面我还会谈到。

禅是这样,诗则不同。

钱钟书说:&ldo;了悟以后,禅可不着言说,诗必讬诸文字。

&rdo;这就是诗与禅的不同之处。

三、诗与禅的共同之处

这是本篇论文讨论的重点。

做诗与参禅本来是两种迥乎不同的活动。

我在上面已经说到,在禅宗兴起以前,中国诗歌已有极长的历史。

在欧美国家,没有什么禅宗,也都有杰出的诗歌创作。

可见诗与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是在中国,在禅宗兴起和流行以后,在某些诗人身上,诗和禅竟变得密不可分。

原因何在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但又并不很容易回答的问题。



m.tuifuli.net 推福利书库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

她冷漠又撩人笔趣阁快结婚了的说说德云社唱曲视频年年有余拼音怎么写跟大佬离婚后穿书免费阅读跟大佬离婚后穿书快穿你是我的简体离音我在解密游戏装npc[无限娱乐王朝林策TXT完本阿弟亲骨科恶魔在心中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歌曲投降吧什么电视剧主题曲安全感言一句话恶魔在人间上一句穿书后和王爷演戏保命的想活命就跟我走成就通灵宝玉上的铭文死亡率与死亡概率亲爱的宋小姐电视剧全集季羡林生命沉思录丧病大学长津湖之亮剑就变强佛诱我心星际之进击的灵植师我室友超香的爱的世界只有你穿秋裤没当死宅遇上面瘫嫡长公主真话能走多远烟灰,月光,伏特加戏精天师花式捉鬼结婚后老公成了我教官阅世心语甜头脑和咸高兴菊花门我的初恋小记被宠爱的病美人的一生捡到一个没用的西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