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第1页)

石壁千寻险,江流一矢争。

曾闻飞将上,落日吊开平。

咏明初大将常遇春。

《明史•常遇春传》载:常遇春&ldo;沉鸷勇敢&rdo;,&ldo;摧锋陷阵,未尝败北&rdo;。

至正十五年,太祖攻打采石矶,元军陈岸上拒守,明军无法登岸。

此时&ldo;常遇春飞舸至,太祖麾之前,应声奋戈直前。

敌接其戈,乘势跃而上,大呼跳荡,元军披靡,诸将乘之,遂拔采石&rdo;。

吴伟业此诗,寥寥二十字,叙史实,纪战功,颂英雄,将常遇春比作匈奴闻风而丧胆的&ldo;飞将军&rdo;李广,其景仰之情不言而喻。

但如果就诗论诗恐怕是不够的,还应结合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去考查,才能深得其旨。

此诗大约作于崇祯后期,当时清兵势力日盛,而江南四镇互相争斗,不以国事为念;地方守军除少数将领英勇抗战外,大都或遇敌即遁,或不堪一击。

正如吴伟业《过维扬吊卫少司马紫岫》、《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诗中所言:&ldo;临江诸将帅,委甲甬东逃&rdo;,&ldo;贫士征夫尽流涕,惜哉不遇飞将军&rdo;。

面对这种情况,吴伟业多么渴望能出现一位象常遇春那样的&ldo;沉鸷勇敢,摧锋陷阵&rdo;的大将,&ldo;大呼跳荡&rdo;使清军披靡!

然而,希望终归希望,现实仍旧是现实,这样的英雄在当时没有出现,也不可能出现,诗人只有对着那气息奄奄的落日‐‐‐即将灭亡的大明王朝,深切地悼念这位打击元军开创明朝的英雄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二、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明清鼎革之际,战乱频仍,统治阶级改朝换代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正所谓&ldo;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do;。

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吴伟业亲身经历了一次次战乱,耳闻目睹了人民的灾难和痛苦,他继承了杜甫现实主义精神的光荣传统,用他的诗笔生动如实地对这一现实作了描绘:

金戈铁马过江来,朱门大户谁能顾。

惜薪司按前朝册,勋产芦州追籽粒。

已共田园没县官,仍收子弟征租入。

……丈量亲下称芦政,鞭笞需索轻人命。

胥吏交关横征派,差官恐喝难供应。

‐‐‐《芦州行》

野戌凄冻经丧乱,残民零落困诛穷。

‐‐‐《郯城晓发》

十载乡园变萧瑟,父老诛求穷到骨。

一朝戎马生仓卒,妇人抱子草间匿。

‐‐‐《遣闷》

这些诗句反映了战乱给社会所造成的残破景象,写出了战争给人民所带来的沉重的经济负担,与老杜&ldo;已诉诛求穷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rdo;的诗句异曲同工,更让人想起董卓乱时王粲的诗句:&ldo;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rdo;。

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有多么深重!

《马草行》则写清廷为了军需,四处征派勒索无厌。

军中是&ldo;辕门刍豆高如山&rdo;,百姓是&ldo;十家早破中人产&rdo;;宁让&ldo;黄金络颈马肥死&rdo;,却&ldo;忍令百姓愁饥寒&rdo;。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写得更为具体生动:

从头诉兵火,眼见尤悲怆。

大军从北来,百姓闻恐惶。

下令将入城,传箭需民房。

里正传府贴,佥在御赐廊。

插旗大道边,驱遣谁能当。

但求骨肉完,其敢携筐箱。



m.tuifuli.net 推福利书库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

入世以后疯狂掠夺者手游退出娃综后豪门后妈在智综翻红by被渣后我成了大佬的心上人一览星河它在陆爷心头纵了火铁血兵王大头仔大将军求你做个忠臣吧贰两半铁血兵王夏天你爱上的人全都爱上别人和离后首辅大人的打脸日常轻松胭脂祸心红娘子的免费阅读笔趣阁穿越后所有看不起我的人都来宠我作者梦.千航修罗剑帝龙骑士穿成四个大佬的娇气妈的推荐退出后我成了豪门真少爷我和房东同居的日子书辞君bore吃播赢家TXT我和房东同居的日子讲的什么内容啊白月光回来后我出轨了纯情白月光回来后我出轨了免费星云深处,有间甜品屋从本王肚子里滚出来爱你怎么说夜情香只想为他当人妻惹不起王爷死亡数字豪门影帝的隐婚男妻失忆了梦里的鳶尾花做你的公主苹果汁首富从谈恋爱开始说再见以后我靠谈恋爱证道飞升月满霜河埋葬的利剑纯爱.蠢爱雀登枝无法飞翔的比翼鸟真实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