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福利书库

推福利书库>我在古代搞科研 > 第233节(第2页)

第233节(第2页)

&esp;&esp;于是压力层层传递,皇帝施压世家,世家就变本加厉地压榨庶民。不但东西二王同时提高了赋税,连世家大族也提高了赁地的租金,一番三倍,搞得民不聊生。

&esp;&esp;偏偏今年,老天爷的脾气十分古怪,暴雨之后便是大旱。从六月到八月,业朝全境整整两个月没有降下一滴雨水,田里的庄稼眼见着干枯,便是庶民再勤快地挑水浇灌,减产甚至绝收依然是板上钉钉的事。

&esp;&esp;收不到粮,用啥去交租子呢?教不满地租和赋税,可是要用丁役去偿还的,这时候若是被拉进涿州战场,哪还有命回来?!

&esp;&esp;于是,不论是在鼎丰城还是京城,逐渐开始有寒门庶民离城逃荒。

&esp;&esp;开始的时候,两王都和世家们都不甚在意。庶民这东西就跟地上的蚂蚁一样,踩死两个很快就能填补,从来不愁没有人。

&esp;&esp;可是渐渐的,他们发现情况不对劲了。

&esp;&esp;人走的越来越多,田地无人照管。即便是干旱,若是不停歇地挑水浇灌,到了收成的时候也能打些粮食谷子。可是这样放着了荒,不但谷子收不到,也不能拉人去抵偿天家的赋税。

&esp;&esp;于是,世家大族加强了对门下庶民的管控,轻易不许人出城。一旦发现,一甲连坐,全员拉到前线做辅兵。

&esp;&esp;如此高压政策,短时期内倒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庶民担心被送上战场做炮灰,也不敢逃命,只能兢兢业业的守着田地拼命耕种。

&esp;&esp;可再怎么种,没有雨水,庄稼也是不长的。眼看着年底要饿肚子,城里的氛围越来越压抑。

&esp;&esp;然而更糟糕的,还是在涿州城战场。

&esp;&esp;好好的一个涿州被打成了废墟,无数流民流离失所,举家逃难,纷纷涌向周围的郡县。

&esp;&esp;临近的丰州城和旭阳城都无法接受如此数量的难民,唯有南郡敞开了大门,将涿州城逃出的难民全数安置在南郡谷春县城外,并且每日按时施粥。

&esp;&esp;一时之间,南郡陆家的名声涨到高点。

&esp;&esp;但也有一部分流民反其道行之,一路向北跨越山脉,把目的地定为边城。

&esp;&esp;他们听说边军在与胡人作战,并且还取得了大胜,重新收复不少土地。

&esp;&esp;既然有地,那便需要要有人耕种吧。封家世代戍边,牢牢拒胡人于雍西关外,如今正逢乱世,比起膏粱锦绣的繁华之地,还是有兵有刀的地方更让人感觉安全。

&esp;&esp;定安城对这些流民也是来者不拒,只要身份核查无异样,便被统一送到祡岭下的作坊干活。

&esp;&esp;秋天的祡岭,已然是一片丰收的景象,金黄色的稻穗低垂在田间,风吹来都是麦子的味道,到处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esp;&esp;被送过来的流民都睁大了眼。

&esp;&esp;大雨加干旱,他们一路走来到处都是干枯衰败的大田,没想到远在塞外,竟然还能看到丰年的景象!

&esp;&esp;眼看着田中的农户将作物收割回粮仓,流民们的心一下子稳了。

&esp;&esp;这里不缺粮食!只要干活,今冬就不会被饿死!等到来年,说不定他们也能租到田地,自己耕种,可以带着家人在此处站稳脚跟。

&esp;&esp;丰收的喜悦同样也弥漫在九凌城。

&esp;&esp;干旱到底还是对田中的作物产生了影响,好在有乌知河水和灌溉渠,玉米和小麦收成尚可。

&esp;&esp;当然,这个所谓的尚可,是宁矩子自己说的。到了墨宗种植组最资深的教员柳老头那里,那就是惊人的丰收。据说看到玉米田地产量之后,老爷子忍不住腿脚一软,直接跌坐在地上。

&esp;&esp;“这……这么多!?这这是神谷吗?!”

&esp;&esp;他结结巴巴地问道。

&esp;&esp;若真说起来,玉米的亩产量其实比不过系统出品的土豆,在现代标准来说真的只是普通。

&esp;&esp;然而土豆是一颗一颗的,看着与一般的粮食不太一样,视觉上的冲击也远不如金黄色的玉米粒来得强大。

&esp;&esp;是以当玉米收获完成后,全九凌城的人都激动了。

&esp;&esp;“这金灿灿的,看着就喜庆!”

&esp;&esp;牛婶子乐得一拍巴掌。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伴生女虫(星际H)  狗男人们后悔了(西幻 )  蜜糖欢  采草风流录  夏宫 (出轨 H)  禁忌风月  [综漫]这个柱吃了烫嘴  尽欢  散修之女的修仙日常  啊!  初心不良  真人秀直播中 完结+番外  皇上的狐妖 sc  時間與幾個短篇故事  请不要捉弄奴隶的我  囚玉  【崩铁角色x你】贺信落秋作品集  哥哥趁我发情期…  郡主手札  我去乌托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