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昨天赵佶不肯离开龙德宫时,王时雍就说了:“大宋灭亡在即,道君莫叫我等为难,当保全最后颜面,主动率领赵氏前往大内。”
范琼就更直接了,见他们赵佶他们不愿意离开龙德宫,他拔出腰间的宝刀,厉声说道:“今赵宋已亡,上皇已成亡国之君,将皇宫让与大元皇帝势在必行,我等已备下竹轿,请速速上路也!”
另一边,一些已经投降大元帝国的原宋臣,也念在往日的君臣情分上,想方设法地给赵桓送去了消息:“大宋已亡,请陛下节哀顺便。”
想当初,赵桓要去青城跟江鸿飞议和时,张叔夜就悄悄地找到赵桓,再次表示他愿意带人护送赵桓杀出汴梁城。
张叔夜还很明确地跟赵桓说,他这次出城凶多吉少,他们君臣不如拼一把,赢了,重新开始;输了,也比步李煜的后尘要强。
可赵桓那点胆量,那么惜命,哪敢以身犯险,尤其是在他得知京畿地区有数十万大元铁骑的情况下。
不久前,张叔夜又劝赵佶带着太子赵谌跟他一块杀出城去。
可赵佶也觉得,事到如今,再想出城,实在太晚了,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也没有同意。
结果,江鸿飞君臣很快就将内城中的灵马全都收走,接着又将内城中的兵甲全都收走。
如此一来,张叔夜也没了办法。
如今,赵佶、赵桓的肠子都悔青了。
但这又能如何?他们已经是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由江鸿飞宰割了。
赵佶、赵桓父子见面后,赵佶既恨铁不成钢,又痛心疾首地说:“汝若听老父之言,便不会遭今日之祸!”
没错!
赵佶后悔至极!
赵佶真不是没有别的选择,也不是非得将皇位传给赵桓不可。
赵佶的三子郓王赵楷,自小聪明伶俐,文采非凡,又精通琴棋书画,并且擅长画花鸟,当初偷偷参加了当年的科举考试,竟考中了头名状元,赵佶得知后非常高兴,但是又怕被天下人说闲话,毕竟皇子考中状元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于是赵佶就点了考中第二名榜眼的王昂为状元,但实际上状元却是赵楷。赵楷就这样成了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而且赵楷风流孝顺,本来是赵佶心中最理想的继承人,只可惜造化弄人。
赵佶的五子肃王赵枢,有过目不忘的才能。
沈元用素以记忆力惊人而闻名于赵宋王朝。
有些文章,沈元用只要听一遍,就能背诵。
一次,赵枢和沈元用一块看到了一座唐朝的石碑,那块石碑上记载着三千多个字。
沈元用站在石碑旁看了遍,又读了一遍。
赵枢则只在一旁听了一遍。
回到住处后,沈元用想要卖弄一下他的本事,便默写出了那篇碑文。
但有十四处,沈元用忘了,只能画圈。
沈元用将他默写出来的碑文拿给赵枢炫耀。
赵枢看完,拿过笔来,将沈元用没写上的地方,全都添上。
不仅如此,赵枢还改正了沈元用记错的五处地方。
后来,沈元用拿着这篇碑文回去一对比,竟然一字不错。
自那以后,沈元用就对赵枢佩服得五体投地。
赵佶的第六子景王赵杞,孝顺至极。
自从赵佶被赵桓放出来,赵杞每天都陪伴在赵佶身旁,夜不解带、食不食肉的照顾着赵佶。
结果,还不到二十岁,赵杞因为忧愁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和担心赵氏的未来而变得须发皆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大夏国九皇子 穿到异世,兽夫宠妻无底线 快穿之不当炮灰 离婚后,冷艳总裁跪求复婚 嫡女为凰 快穿:抢的就是女主光环 刚成仙神,子孙求我登基 帝王婿 儒剑仙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长生从老来得女开始 师妹她靠捡破烂走上人生巅峰 花亦山之循君意 百世求仙 参加恋综,这个小鲜肉过分接地气 红妆伐谋 万历佑明 神宠又给我开挂了 极道剑尊最新免费章节 大秦:开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