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兼内阁首辅施凤来首先出列道:&ldo;蓬莱港、月港等最近开放的港口都曾陆陆续续的收到过欧洲各国自铸的金银币,户部官员曾称重量,每枚金银币重量虽不少、但却含有杂质,比不得户部铸造金银元宝。依臣之见,不如每枚金银币就铸造一两的额度,金银含量与原来不变。&rdo;
听了户部尚书之言,现任户部主事的徐烨却有不同的意见。只听他出列这么说道。&ldo;施大人此言,微臣认为不妥。外国金银币都是以圆为单位,其重量与我大明五钱金银元宝相当,但含金银量就万万比不上我大明的一两金银元宝。因此就算要铸造金银币方便贸易,其重量、金银含量也应与欧洲各国的金银币保持一至。&rdo;他妈真要照施凤来的说法推出金银贸易币,准会亏死、从而让赚取差价的外国商人乐死。
杨太后也觉得施凤来这老糊涂说了一个馊主意,因此示意朱慈燐就按照徐烨所说的那么办,下旨命令户部铸造与欧洲各国重要、含金银量一样的金银贸易币。再者,为了和国际&lso;接轨&rso;杨太后下懿旨铸造出来的金银贸易币,大小等同欧洲各国的金银币,并改原来&lso;一钱、二钱,五钱、一两&rso;的称呼为,一分、二分,五分,一元。
&ldo;至于百姓们铜钱,等金银币铸造出来,按照1000文、三元银币的比例兑换吧。&rdo;
这时候一两黄金可兑换10两白银,十两白银可兑换十惯铜钱,一贯铜钱等于1000文。按时一千文只能兑换一元银币的,但由于此次准备铸造的金银币含量与欧洲各国持平、并不怎么样,为了避免百姓吃亏,杨太后才说出了一千文换三元银币的话。
毕竟金银币发行后,银币必然成为百姓们主流流通货币。而金币,估计只有对外贸易能够大面积的使用,所以白银兑换黄金的比例保持不变。与一两黄金兑换十两白银一样,十枚一元银币依然只能兑换一枚一元金币。
圣旨下发后,户部并没有急着铸造金银币,而是等着礼部设计大明金银币的图案形状!对于这件事,礼部官员采取很积极的态度,加班加点忙了三天,共设计了一百多种金银币样式、画于纸上、一起呈上供大明帝国的决策者朱慈燐以及杨太后挑选。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o( ̄︶ ̄)o
☆、第一百一十五章
对于这种事儿,朱慈燐一向是不耐烦的,因此他悠闲的在一旁品茗,看杨太后一副一副的仔细挑选。
杨太后挑选得及其认真,她将一百多中金银币样式都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再对比一遍,挑出自己看得比较顺眼的图纸出来。
&ldo;三郎,觉得哪一张合适?&rdo;
&ldo;母后决定就好,儿臣没有任何异议。&rdo;朱慈燐吃了一口茶水,及其懒散的说道。
这兔崽子……
杨太后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的疼,这混蛋儿子可真是与众不同啊。难得开口骂他,杨太后再次低头将选出来的图纸扫了一遍,突然脑子灵光一闪道。
&ldo;不如金银币正面铸上五爪龙环抱一元字样,背面日月为中、牡丹国花环绕如何!&rdo;
朱慈燐脑补了一下按照杨太后所说的金银币样式,觉得甚好,便点头道。&ldo;就按照母后所说的样式来铸造。&rdo;说着,朱慈燐招来一位小太监,将杨太后所说的金银币样式复述一遍。小太监用心记住后,便去礼部办公地点走了一遭,命令礼部官员就按照杨太后所说的金银币样式画成样图,送到户部进行铸造。
礼部官员大部分的文学水平都很不错,小太监走了后不久,一会儿的功夫就将样图画了出来。等墨迹干透,礼部尚书就捧着画好的金银币样图、亲自到户部走了一遭。
得到金银币样图的户部官员带领工匠们加班加点,终于赶在七月之前,将第一批、大概十万枚银币以及万枚金币给铸造了出来,并且取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大明龙币。
比大明金龙币(金币)只有&lso;一元&rso;规格相比,银币作为国内主要流通货币,规格无疑要多些。一分、两分、五分,一角,两角,一元…这几种银龙币的种类已经与后世国家发行的硬币种类一样。
新币铸好,必然先呈上与圣上过目。杨太后和朱慈燐过目后,都觉得大明龙币做得十分的精致、美得好似艺术品,便吩咐户部立即发行此币,并让吏部官员协助各州县百姓用铜钱、银两兑换大明龙币。
说起来忽略掉大明官员爱夸夸其谈、乱扣帽子这点,做起事来还是挺不错的,在六部官员协调下,大明龙币的兑换工作顺利进行。与此同时,皇家金银厂的工匠们也在加班加点、铸造着下一批大明龙币。不过即使是这样,第二批铸造好的五十万枚大明龙币,也没接上第一批大明龙币民间兑换的尾巴,中间停顿半个月后,等第二批大明龙币运往到达后、才又陆陆续续的开始兑换。
在此期间,杨太后也下了懿旨规定从此以后的军饷全部发大明龙币,在原来的军饷基础上提成每名普通兵卒的月饷是一元金龙币,其他依级别累加,最高元帅者月二十枚(一元)金龙币。如此超高的饷费一出,武官高兴,文臣哗然。而就在文臣们心酸准备上书说杨太后太过于优待武夫时,杨太后又下了一道懿旨,将文臣的俸禄也给改了。
&ldo;哀家知道百官们的俸禄很少,如果不收取孝敬,低等级官员俸禄根本不够养活一家子的。&rdo;杨太后笑语盈盈的对着满朝文武道。&ldo;哀家这是准备高薪养廉呢!哀家开的俸禄高些,至少也能杜绝一些贪污腐败的问题吧。&rdo;
&ldo;太后英明。&rdo;杨太后话都说得这么白了,满朝文武还有什么话说,只能笑容满面的三呼万岁,歌颂英明。
杨太后见文武百官都没话说了,心想着&lso;如果这样做还贪得无厌,只贪不做事&rso;的话,那她掌控的厂卫也不是吃素的,一定会让阖族老少一起到地狱安家立业。于是便止住这话题,转而道。
&ldo;户部继续加紧铸造龙币,争取今年将民间大部分的铜钱收回。至于回收上来的铜钱该怎么处理,皇帝你有什么意见!&rdo;
朱慈燐:&ldo;听徐卿曾说过我大明的铜制品很受西方国家的欢迎。不如就融了重新铸造铜制品如何。&rdo;
杨太后:&ldo;徐卿怎么看&rdo;
徐烨出列回答道:&ldo;微臣以为陛下所说的办法是个好办法,能很好的解决大量铜钱堆压国库的问题。&rdo;
杨太后:&ldo;既然徐卿也赞同,那么就让内务府督办此事。到时融铜钱铸造的铜制品所卖钱财,国库私库各分一半。&rdo;
怎么不是全部入国库!
朱慈燐扯扯嘴巴,一边在心中惋惜少赚了一半的钱,一边出声表示就按杨太后所说的那样办。于是朝会结束,一直服务皇室、管理皇室成员衣食住行的内务府也开始加入忙碌中,指挥工匠将一箱箱新旧不一的铜钱投入熔炉中,重新铸造成一尊尊很具有华夏特色的兽鼎、香炉和十二生肖造型的铜制品。
就这样到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这天。皇宫各处张灯结彩。按照习俗,中秋佳节这天要饮桂花酒,要吃芋头、吃田螺、吃鸭,民间更是有偷葱偷菜的集体活动。当然这种名上不怎么好听的活动,宫里是没有的,所以一大早的,两宫太后亲自领着朱淑娖、朱淑婒以及四位儿媳妇、一起在御膳房里忙碌。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恶徒 我曾爱你天荒地老 精分总裁的日常 男主跟渣男跑了[快穿] 末世之绑定侏罗纪 魔王今天抱到勇者大腿了吗 晚风不止 影帝是我前男友 女鬼尘缘 七美德 名门嫡女:权宠娇妃 七公斤的爱情 我脸盲但我是颜控 (影视同人)数字们在现代 窃钩[重生] 重生之不做皇后 嘟嘟日记 (香蜜同人)金风玉露 文豪的悠闲人生 衣冠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