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第1页)

汉末、魏、晋时代,上至帝王宫廷,与士族巨室,下至贩夫走卒,由于世家宿信仙人的观念,已相沿成习,犹如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十之八九,世家传统,都是信仰佛道两教。

但身为知识分子,读书为求明理,且心存君国,志在博取功名官爵,要求富贵而兼神仙,毫无疑问必为背道而驰。

而传统思想习惯,又已深人人心,虽心向往之,在表面上,又不得不加驳斥自以鸣高。

于是神仙道士们所提倡&ldo;三玄&rdo;之学,一变而为空言理论的&ldo;清谈&rdo;,乃是势所必然的演变,何况时衰世乱,避世避地既不可能,而当时佛教还未普遍建立规模,所以也无从逃佛逃禅,犹如五代人才的脱屣轩冕,相率入佛。

与其说&ldo;玄学&rdo;的兴起,由于哲学思潮的刺激,毋宁说是魏晋知识分子对于神仙道士追求形而上的反激。

例如曹魏建安父子兄弟的著作,已可窥见汉末因玄想而引起的旷达意境。

他如东晋的世家士族,若王谢等家,也都是崇奉道士们的道教,

如《晋书&iddot;王羲之传》称:

羲之次子凝之,为会稽内史。

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

孙恩之攻会稽,寮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静室请祷,出语诸将佐日: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

既不设备,遂为孙恩所害。

又如谢灵运儿时,其家为求其易育,曾寄养于天师道的治所。

他如东晋诸名士的学术思想,不入于道,即接受新兴的佛学,大体只有成分多少的分别,并非绝无影响的可能。

东晋范宁常谓王弼、何晏之罪,深于桀纣。

如云:&ldo;王何蔑弃典文,幽沉仁义,游辞浮说,波荡后生,以至礼乐崩,中原倾覆,遗风余俗,至今为患,桀纣纵暴一时,适足以丧身覆国,为后世戒。

故吾以一世之祸轻,历代之患重,自丧之恶小,迷众之罪大也。

&rdo;

其实,以&ldo;玄学&rdo;或&ldo;玄谈&rdo;的兴起,一概归之王弼、何晏,未免过分,且亦不明其思想渊源之所本,殊非笃论。

但自&ldo;玄谈&rdo;兴盛,使道家论神仙丹道的学术,在思想上,更有理论的根据与发挥,形成为后来道教的哲学基础,实由&ldo;玄学&rdo;而开辟其另一途径。

四、道佛思想的冲突与调和

当魏、晋时期,佛教传入与佛经翻译事业,已开展其奔腾澎湃之势,西域佛教名士如支谦、支亮、支遁等人,留居中国,且与魏、晋时期国内诸名士,都有密切交往,学问切磋,也彼此互有增益,事载于佛道两教典籍者,姑不具引。

即在六朝笔记《世说新语》中,亦可知见一斑。

国内佛教名僧如道安、僧肇等辈,都是深通中国文化如&ldo;三玄&rdo;等学,甚之,援道家名辞理念而入佛学,乃是非常普通的事实。

初在庐山创建净土宗的慧远法师,原本修习道家,后来服膺佛教,创念佛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法门,与道家的栖神、炼神方法,又极类同。

西域来华名僧如鸠摩罗什,对于老、庄之学,尤其熟悉,故翻译佛经,引用&ldo;道&rdo;、&ldo;功德&rdo;、&ldo;居士&rdo;、&ldo;众生&rdo;等等名辞,如数家珍,也都是采用儒道本不分家的道家语,此在中印文化思想的交流,佛、道两教教义的调和,已理有固然地走上融通途径。

至于修炼的方法,佛教禅定之学,与道士修炼内丹之方,其基本形式与习静养神的根柢,完全形似。

佛家出家观念,与道家避世高蹈的隐士观念,也极相同。

佛家密咒、手印与道术的符箓法术,又多共通之处,于是融合禅定、瑜伽、丹道而为一的后世正统道家内丹修炼方法,便于此时深植种子。

从以上的引述,已可简略窥见魏、晋道家的风气,由汉末的演变,积极趋向形成道教为宗教的路线,约可归纳为两个原因:

(一)时衰世乱,政局不稳,战争频仍,地方势力的割据形势,与依附众望所归的士族集团以自保者,随处有人。



m.tuifuli.net 推福利书库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

山水一程上一句超神开局加入聊天群免费阅读天赐良缘说的什么头顶一片绿色血色囚禁的主要人物广州实验室头上一顶绿天赐良缘有什么特征不死武尊女主角金.小气家族花开富贵开心超人真人版一程山水一程梦什么意思且歌一程山水一程梦歌词月经一个月来两次是什么原因自己是邪神的上错花轿穿越转行当爱豆后我爆红了百度且安怎么读且安的山神家的小狐狸就要尾巴贴贴武林帝国至尊狂妻中国面具神门昭华撩乱7年夫妻猛汉[穿越]憬上颜华叛逆年代快穿之胖女夺心计病弱小可怜和大佬联姻后[穿书]看守所术女有毒:将军,请自控陛下养妻日常[重生]皇后娘娘在七零把日子过成段子行走末世万人迷当然是选择原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