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34 章倒V(第1页)

【由于这样离谱的天灾频率,虽然在明朝尚未出现专门应对灾荒的专门机构或官员,但在宣德以后逐渐开始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赈济体系。

比如灾情的上报。

明朝自洪武年间就确立了有灾立报的原则,只要发生天灾,不管什么时候都必须立即上达天听。

这一原则在后来得到了内容上的扩展,根本却始终不曾改变。

但具体上报的流程,在宣德之前却依旧尚显混乱,主要依托的是地方官员。

而随着宣宗确立了巡抚制度,中央外派的巡抚官员逐渐参与进了包括应对灾荒的军政事务之中。

接着,巡抚制度在景泰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巡抚加宪衔成为了定制。

巡抚们作为外派地方的中央官员,成为了明朝中央朝廷与地方联系的枢纽,继而从程序上保证了明政府对灾情的及时了解,有助于接下来的勘灾救灾工作顺利合理展开。

这样的流程发展到了后面万历年间,最终完善成为了一种,百姓——地方官——抚按(巡抚、巡按)——朝廷,这样类型的基本的、垂直型的报灾程序。

“巡抚?”

朱元璋听着这个词先是皱起了眉,细想了一番这才舒展开来——他确实安排过巡抚这项差事,但那是专事专用,派标儿去陕西考察那里能不能当都城的,并不能算是个官。

这后世儿孙倒是把它确立成了一种制度……嗯,作为中央官员,却也负责处理地方事务。

后世人怎么说的,枢纽?确实有点意思……

朱瞻基回想着那句制度的确立:我后来怎么干的?既然是制度,那就意味着不像皇爷爷那样,只是单纯的暂时差役?

也就是派遣官员常驻?

【而参与进了地方赈灾的各级御史们也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比如根据受灾程度的不同,给极贫者赈粮,次贫者赈钱,稍贫者赈贷;减免对受灾地区的税收徭役;施舍医药、赎还妻子、掩埋裸露的遗骸,每年到了祭祀的时候还不忘去给这些往往没有后人的坟墓祭扫等等等等。

这些御史所采取的多样化的赈济方式为解决灾情提供了重要的帮助,他们身上监察职能的存在,也使得赈灾措施得以充分落实下去。

再加上他们与中央密切的联系,使得地方灾情的具体情况很容易被中央得知,其事后的安排也得以更加完善。

但是这样的制度也有一个缺点所在:御史不管为赈灾做出什么行动,首先必须需要得到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的同意或者授权。

而古代落后的交通条件,使得信息的传递成为了一大痛点,在申请授权的流程中,无疑会有不少百姓继续饱受痛苦。

于是,能不能承担起没有事先申请就赈济灾难的责任,就成为了对一个御史官员品性和魄力的极大考验。

而王竑就是那种不算很多的,能够当机立断,不管事后会不会被皇帝责罚,也甘愿立即采取赈灾措施的官员。



m.tuifuli.net 推福利书库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有声我还忘不了他是什么歌青云道酒多少钱一瓶青云仙尊免费阅读为了你我心甘情愿是什么歌我还是不能忘记他中国体育人物书法素材庸俗童话男女主为什么离婚青云道长图片吾妹千秋100话我以为我在追求你by桃之幺txt人市代理与正式工区别山居修行本是人间清风客 paozw功德印书评影视世界诸天大佬起点中文网春意绵长全文免费阅读56章他一直在黑化 流兮冉我以为我在追求你百度成功混入揍敌客后格格党神魂丹帝好看吗人在古代,顺的不行欢迎进入梦魇直播间逍遥兵王漂亮亲妈七零养娃日常[年代文]咒术漫画里的我风靡柯学界我是弱小的东北金渐层[三国]你管这叫谋士?始于聊斋天衍仙途大唐第一逆子怪谈都说我是个老六穿成伪君子的我靠洗白续命[慢穿]久安十年菟丝花女配(快穿)春日延迟老实人就不能玛丽苏吗走近娱乐圈之公司倒闭三百遍唯粉上位记被学神误会送情书后将错就错给你拍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