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福利书库

推福利书库>天下为公孙中山传内容摘要 > 第46章(第1页)

第46章(第1页)

------------

成立国民党

------------

孙中山此次北上,晤袁是一个主要内容,另一个主要内容是参加国民党的成立大会。

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1912年1月22日,同盟会在南京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有来自内地18个省的2000多名会员代表参加。会上,胡汉民代表孙中山,提议将誓词修改为&ldo;颠覆满清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rdo;,获一致通过。在讨论日后政党改组问题时则分歧很大,讨论结果,大多数认为武装革命已告结束,应改为公开的政党,因为孙中山当时在主持国政,汪精卫被选为总理,但汪精卫并没有就任。

同盟会领导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已经腐朽不堪的清王朝。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气氛高涨,&ldo;政党政治&rdo;一时成为热潮,在很短的时间内竟出现上百个政党,出现党派林立的局面。3月3日,中国同盟会本部于南京召开全体大会,孙中山又一次当选为同盟会总理;在宋教仁的鼓动下,同盟会通过了新修订的《总章》。这个新纲领核心精神是将同盟会从过去秘密的&ldo;革命党&rdo;变为公开合法的&ldo;政党&rdo;。在他们的心目中,&ldo;政党&rdo;就是西方那种在议会中通过选举取得执政权的党,而&ldo;革命党&rdo;并非&ldo;政党&rdo;。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将&ldo;革命党&rdo;同盟会改造成&ldo;政党&rdo;国民党。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都北京后,同盟会总部也于4月25日由南京迁到北京,日常事务由宋教仁主持。在参议院中,同盟会占有多数席位,这令袁世凯颇以为患,急欲削弱其力量。他支持立宪派人士张謇、汤化龙等联合统一党、民社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等小党,成立了共和党,出版机关报‐‐《国民公报》,公开称南京临时政府为&ldo;假政府&rdo;。

袁世凯就职后,让唐绍仪组成的内阁人选里,涉及外交、内政、陆海军、财政和交通等实权部门的总长人选,都清一色掌握在袁氏人物手中。

黄兴在新政府的职责是在南京留守。其实是要遣散部队,以让革命后的国家有个喘息之机,来从事和平建设。当时很多人都找上门来,希望谋个一官半职,面对挥之不去的求职者,最后黄兴只好登报声明,不允徇私,无职可给。要遣散30万官兵,最低限度的恩饷(遣散费),非250万两不可。留守处哪有这笔巨款呢?依法报请北京国务院索饷。

初上任的唐绍仪总理也两手空空,除举外债之外,别无财源。不得已,他向四国(英、美、德、法)银行团商借外债8500万两。在签约之前,请求对方先垫付3500万两,以解燃眉之急。四国原已答应垫款,但是日本、俄国闻之后抗议‐‐每个列强在中国的目的不一样,英国意图占西藏,俄国要新疆、蒙古、满洲,日本要占南满和闽南,它们唯恐彼此分赃不均,因而各国势力相持不下。不得已,唐氏内阁决定改向六国银行团(加入日俄两国)商借,但日俄又另提要求:此款不得用于满、蒙地区,因为它们早已视满、蒙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另一方面,唐绍仪与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谈判借款也陷于僵局。因银行团不信任中国官僚,即便允许借款,也坚持应由四国派员监督使用为条件。唐绍仪终因无法应对内外交困,任职未及三个月,竟然弃职离京。袁世凯只好任命原外交总长陆征祥为代理国务总理,但这一任命遭到议会的反对。

1912年7月26日,袁世凯不顾议会反对,出动军警威胁参议院强行通过陆征祥出任国务总理。面对袁的专权,原本在唐绍仪内阁任&ldo;农林总长&rdo;的宋教仁,深感必须组织一个强大的政党,造成两党对峙局面,引向&ldo;宪政轨道&rdo;。

当时南北小党共有数百家之多,但宋教仁更青睐于几个较大的小党,其中统一共和党是参议院中的另一大党(其党魁是蔡锷),也极不满陆征祥组阁,也深感有扩大力量的必要,提出与同盟会合并的愿望。

经几次商谈后,合并之事进展颇为顺利,国民公党也表示愿意加入合并,国民共进会和共和实进会得知三党将合并,也表示愿加入合并谈判。结果五党于8月13日达成协议:

一、合并之前,取&ldo;共和之制国民为国主体&rdo;之体,更名为&ldo;国民党&rdo;。

二、拟定党纲15条,其主要内容有:&ldo;保持政治统一&rdo;,&ldo;发展地方自治&rdo;,&ldo;励行种族同化&rdo;,&ldo;采用民生政策&rdo;,&ldo;维持国际平和&rdo;。

三、总部组织分:总务、文事、政事、交际、会计五部。各地组织一律改称支部。

1912年8月25日,国民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与会者数千人,极一时之盛。孙中山出席大会作主题演说,称五党合并为一大政党,&ldo;乃民国大幸福&rdo;。会议选举中,孙中山以1130的绝对多数票,当选为理事长。孙中山力辞不就,国民党中央于是决定由宋教仁代理。宋教仁于是成为当时中国第一大政党的党魁,锋头之盛,气势之高,一时无二。那一年,宋教仁年仅30岁。

------------

宋教仁遇刺案

------------

1913年3月20日晚10点左右的上海北站显得热闹非凡,宋教仁、黄兴、廖仲恺等都聚集在此,准备送奉袁世凯电召北上的宋教仁乘夜车北上北京。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灵杀  七零纪事  黄帝玉璧  乖,让我抱一下  回廊亭杀人事件  渣们重生后哭声沙哑求我原谅[穿书]  风云殿  若不是你长得美  总裁轻些宠  快乐僵尸  敬业的我居然失业了  重生之民谣巨星  怦然心弦  大数据修仙(上)  穿到北宋变法那些年  芙蓉帐:权相的掌心娇重生了  穿成佛系恶毒女配  恶灵社研究不存在的历史  先结婚后恋爱  卫家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