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到中国同盟会的宗旨,又是一番争论。
孙中山首先提议:&ldo;中国同盟会应以&lso;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rso;为宗旨。&rso;&rdo;
有些人赞成孙中山的提议;有些人却表示,宗旨的前三句好理解,可以接受;后一句不适当,建议删去。顿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ldo;平均地权&rdo;这一纲领,是孙中山因袭中国固有的思想、吸取欧美社会现实的教训,于1903年提出的。他坚决不肯放弃它。
孙中山从世界各国社会革命的历史及趋势讲起,认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的就是社会问题,它和种族、政治二大问题一样重要。中国虽工商业尚不发达,社会纠纷不多,但也应该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孙中山不失时机地宣传自己的观点:&ldo;平均地权即解决社会问题之第一步方法,吾党为世界最新之革命党,应高瞻远瞩,不当专向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必须并将来最大困难之社会问题亦连带解决之,庶可建设一世界最良善富强之国家。&rdo;
即便仍然有些人士对&ldo;平均地权&rdo;的必要性不理解,或者不大赞成,但孙中山的理想、激情和理论,还是使大会通过了他提出的&ldo;四纲&rdo;。黄兴随即提议&ldo;请赞成者书立誓约&rdo;。于是由孙中山即席起草了盟书,黄兴、陈天华略加润色后,制定了一份誓词。
从湖南到来的曹亚伯率先站起,边走边说:&ldo;大家主张革命,才来这里;如果不主张革命,何必来呢!&rdo;他走到桌旁,执笔蘸满墨水,爽朗说道:&ldo;我凭良心签名。&rdo;说罢,写上&ldo;曹亚伯&rdo;三个大字。盟书被孙中山交由黄兴保管,然后大家再进入另一个小房间,由孙中山授以同志相见之握手暗号及秘密口号:
问:何处人?
答:汉人。
问:何物?
答:中国物。
问:何事?
答:天下事。
面对着眼前这么多的生力军,孙中山兴奋地与新会员一一握手,祝贺&ldo;君等已非清朝人矣&rdo;。说完,突然,&ldo;轰&rdo;的一声巨响,大伙大吃一惊,上前一看:原来是厅后面一块木板倒塌。孙中山马上幽默地宣告:&ldo;此乃颠覆满清之预兆,值得诸君高兴啊!&rdo;最后,会员推举黄兴、宋教仁、陈天华、马君武、汪精卫等八人起草同盟会章程,准备召开成立大会。
------------
亲手建立革命党
------------
1905年8月11日,清朝留学生会馆门前张贴着定于13日召开欢迎孙中山大会的告示。
当时,虽说正值暑假期间,许多留学生已经他游或者回国,可那天下午,到会的竟有1300多人,而最初警方只允许300人,后来又追加到900人。会场富士见楼挤满了人群,后到的几百人挤不进去,就伫立街边仰望着。
身穿洁白西装的孙中山,由宫崎寅藏陪同,从容步入会场。刹那间,会场内外,掌声雷动。人们抬起脚后跟,双眼直追着孙中山。站在后面的人,被前面的遮住了视线,挤得更是厉害。当孙中山走上了主席台,整个会场却立时鸦雀无声,显出一种庄严肃穆的宁静。
宋教仁致了欢迎词,热烈掌声过后,孙中山开始了为时4个小时的演讲,题目是《中国应建立共和国》。
孙中山首先指出中国没有沦亡的道理。他说:
离东二年,论时不久,见东方一切事皆大变局,兄弟料不到如此……近来我中国人的思想议论,都是大声疾呼,怕中国沦为非、澳。前两年还没有这等的风潮,从此看来,我们中国不是亡国了。这都是由我国民文明的进步日进一日、民族的思想日长一日,所以有这样的影响。从此看来,我们中国一定没有沦亡的道理。
革命,向来是没有一帆风顺的。而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在当时最主要的障碍,还是保皇派的论调在人们头脑里的影响。这一点,孙中山比谁都更清楚。他话锋一转,对准保皇派:
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他们说由野蛮而专制,由专制而立宪,由立宪而共和,这是天然的顺序,不可躁进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我们中国的前途如修铁路,然此时若修铁路,还是用最初发明的汽车,还是用近日改良最利便的汽车,这个道理虽是妇孺亦能懂得。所以君主立宪之不合用于中国,不待智者而后决。
孙中山最后以慷慨激昂的口吻宣告:&ldo;所以我们决不能说我们同胞不能共和,如说不能,是不知世界的进步,不知世界的真文明,不知享这共和幸福的蠢动物了。&rdo;&ldo;现在中国要由我们四万万国民兴起。今天我们是最先兴起一日,从今后要用尽我们的力量,提起这件改革的事情来。我们放下精神说要中国兴,中国断断乎没有不兴的道理。&rdo;
孙中山饱满的热情和雄伟的气魄激励着留学生。程家柽在随后的演说中,难以抑制对孙中山由衷的赞美之情说:
法国不仅有一拿破仑,美国不仅有一华盛顿。先有无数的拿破仑、华盛顿,而此有名之拿破仑、华盛顿,乃始能奏其功,故今日吾国不可专倚赖孙君一人。人人志孙君之志,为孙先生之为。中国庶克有济。
这次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实为同盟会成立前的一次群众性动员誓师大会。这次大会使更多的爱国志士了解并熟悉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会议形成的热烈气氛与以前遭遇的不解以及反对形成强烈对比,对此,宫崎寅藏也感慨万千:&ldo;昔年孙君来此,表同情者仅余等数辈耳!中国人则避之惟恐不及。今见诸君寄同情于孙君如此,实堪为中国庆慰!&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先结婚后恋爱 恶灵社研究不存在的历史 若不是你长得美 快乐僵尸 卫家女 大数据修仙(上) 芙蓉帐:权相的掌心娇重生了 乖,让我抱一下 重生之民谣巨星 敬业的我居然失业了 七零纪事 回廊亭杀人事件 灵杀 风云殿 黄帝玉璧 怦然心弦 总裁轻些宠 穿成佛系恶毒女配 穿到北宋变法那些年 渣们重生后哭声沙哑求我原谅[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