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 文学的根(第1页)

我以前常常想一个问题:绚丽的楚文化到哪里去了?

我曾经在汨罗江边插队落户,住地离屈子祠仅二十来公里。

细察当地风俗,当然还有些方言词能与楚辞挂上钩。

如当地人把“站立”

或“栖立”

说为“集”

,这与《离骚》中的“欲远集而无所止”

吻合。

但楚文化留下的痕迹毕竟已不多见。

从洞庭湖沿湘、资、沅、澧四水而上,可发现很多与楚辞相关的地名:君山,白水、祝融峰,九嶷山……但众多寺庙楼阁却与楚人无关:孔子与关公均来自北方,释迦牟尼来自印度。

至于历史悠久的长沙,现在已成了一座革命城,除了能找到一些辛亥革命和土地革命的遗址,很难见到其他古迹。

那么浩荡深广的楚文化,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中断干涸?

两年多以前,一位诗人朋友去湘西通道县侗族地区参加了歌会,回来兴奋地告诉我:找到了!

她在湘西那苗、侗、瑶、土家所分布的崇山峻岭里找到了活着的楚文化。

那里的人“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披兰戴芷,佩饰纷繁,萦茅以占,结苣以信,能歌善舞,呼鬼呼神。

只有在那里,你才能更好地体会到楚辞中那种神秘、奇丽、狂放、孤愤的境界。

他们崇拜鸟,歌颂鸟,模仿鸟,作为“鸟的传人”

,其文化与黄河流域“龙的传人”

似有明显差别。

后来,我对湘西果然也有更多发现。

史料记载:公元三世纪以前,苗族人已生息在洞庭湖附近(即苗歌中传说的“东海”

附近,为古之楚地),后来受天灾人祸所逼才沿五溪而上,向西南迁移(苗族传说中是蚩尤为黄帝所败,蚩尤的子孙撤退山中)。

苗族迁徙史歌《跋山涉水》就隐约反映了这次西迁的悲壮历史。

看来,一部分楚文化流入湘西一说,是不无根据的。

文学有“根”

,文学之“根”

应深植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故湖南作家有一个如何“寻根”

的问题。

这里还可说一南一北两个例子。



m.tuifuli.net 推福利书库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

张北音乐节 2024屠龙殿怎么去幻十户外直播间有女主吗天才玄灵师免费阅读青春到底是什么意思开局一分钟BO5北宋我成了赵佶 txt做局乔梁叶心仪沉浮都市鸿才青春多少网游之狂暴火神人生的起点和终站txt南怀瑾永野君王 烟雨江南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114章开局继承系统乔梁叶心仪超前最快更新科举之路(女穿男)从南而生惊悚降临这个大哥有亿点猛百度盖世龙医陈昊叶绾绾短剧大结局浮生物语七夜经典句子九十年代惬意人生 百度双面情人(师生 年下 剧情 )不得不肏 (1V1)王爷王妃喊你来生娃霍先生请保持高冷年少偏执狂团宠王府小福星王妃医遍天下万界杂货铺正值逍遥时重现:韩少功的读史笔记辩护律师裴少宠妻要上天萌宝来袭萧少请签收他送我玫瑰荒岛30天赖皮总裁,我就不回家我在西幻当女王(h np)对决八零暖婚:司少宠妻超级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