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第1页)

自然,&ldo;都市想像&rdo;也意指反方向的,历史的想像,在字面上可与&ldo;文化记忆&rdo;是一回事。

我不是学者,以我的十二分非专业的定义,只要发生过的事情,哪怕是关于昨天,都应该算是&ldo;记忆&rdo;,波兰导演基斯洛夫斯基甚至宣称&ldo;未来也是记忆&rdo;。

可是诸位知道,关于北京的想像也好,记忆也好,只要是在北京地面上,最好不要随便&ldo;想像&rdo;。

大致说来,凡越是遥远的、消失的人事,越是安全的、可说的,越是切近的人事,则糊涂一点,能不说,就别说。

胡风在1949年写过一首献给新中国的诗篇,其中有一句话:&ldo;时间开始了&rdo;,意思是说,1949年以前没有&ldo;时间&rdo;‐‐没有时间,哪来记忆呢?

五十四年过去了,情况与胡风的意思正好相反:1949年以前的&ldo;时间&rdo;与&ldo;记忆&rdo;循序恢复了,反而是&ldo;时间开始&rdo;后的这五十四年,还是最好不要随便记忆吧。

今天,我仔细看了本次座谈会的每一篇论文题目,&ldo;时间&rdo;全部指向1949年以前,全是被准许的&ldo;文化记忆&rdo;。

这很像是老人的记忆:越是切近的事情,越记不得,越是早先的事情,记得越清楚。

北京是一座古城,或许正需要这种&ldo;局部失忆&rdo;的记忆。

也好,北京的变化,是持续消除记忆的过程,我们先来试着恢复纸面上的零碎记忆吧‐‐那位前清的老兵丁尚且终身守护自己的记忆,我们是不是应该向这位大清国的禁卫军小兵丁好好学习?!

(2003年10月22日)

评议

给不同的作者写序写评论,其实很难,因为要体贴,作品的水准,又不能不计较的。

在中国,这类文字等同应酬与捧场,而我另有小小的原则,是给尚未发迹的新人写:他们在权势的门墙边绕圈圈,忽儿脸色一正,语调放软,转而请我出面说几句‐‐若是他手上东西果然好,我会试试看,写着写着,又不免借题发挥,引出别的议论来。

下面这些文字人情债,去除了我给经已著名的画家所写的若干篇幅,还请师友鉴谅。

---------------

众生相与人物画(1)

---------------

‐‐读施本铭人物写生系列

三年来,施本铭的油画肖像写生现在画到快有一百幅了吧,他说他自己也没数过。

那些画密集堆放在他位于北京红星胡同的小画室里‐‐那画室连同他的居舍今年已经被拆除干净了‐‐移步进门,满屋子满墙是真人大小的脸。

逐一观看,随即看见画布上好多双眼睛正在瞪着你。

假如你曾在中央美院混过,会从这肖像阵营里认出几张似曾相识的脸:他(她)们大多是进修班、助教班的成年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看上去不太像艺术学生或职业画家,也不很像所谓士农工商。

这些人物的阶层、身份,甚至性格,是模糊而次要的,可是每张脸显然画得十二分肖似,所以彼此完全不像,仅止活像他(她)们自己。

就画论画,这些作品的本身似乎也什么都不像:不是&ldo;肖像画&rdo;,不画出身体、手势、姿态,更未烘托人物的环境和道具,只是一张张占据画布的大脸;它们也不是人物画&ldo;创作&rdo;,没有主题、情境,每张脸除了证实那是一张脸,没有别的意思;它们倒是很像最常见的课堂头像写生,事实上那是在施本铭代课任教的研修班里完成的,由学生轮流坐着,几乎一天画成一幅。

其中任何单幅,凡学过几天油画的朋友谁都画过这类&ldo;写生头像&rdo;,可是我们无法将这些并排挂开的油画看作&ldo;课堂作业&rdo;:还有比课堂作业更乏味的吗?

这是一批庄严的作品:庄严得就像人类的每一张脸。

然而施本铭画的真是人的&ldo;脸&rdo;么?我曾多次长久凝视他(她)们,发现这批肖像可以看作是&ldo;五官&rdo;的&ldo;文本&rdo;,迹近人类学意义上的&ldo;面相记录&rdo;,人物的神态、表情和&ldo;精神世界&rdo;,恐怕都不是认知这批作品的要旨。

在被描绘的那几小时内,这些人物似乎中止了内心活动,介于发呆和出神之间,无意识,无保留地将面部交付给观察者与描绘者,或者说,是作者刻意抹去了面部表情的任何假象、幻象,务使人脸就是一张人脸,即便模特儿带着各自独一的,我们通常称之为&ldo;面相&rdo;的&ldo;特征&rdo;,在施本铭的画面上,也未归结或体现为我们期待于人物画的&ldo;生动性&rdo;及所谓&ldo;艺术性&rdo;:他(她)们只是一张张&ldo;脸&rdo;,就像布烈松要求他的非职业演员不要&ldo;表演&rdo;,别考虑&ldo;角色&rdo;,仅在摄制过程中谨守导演的告诫:&ldo;什么也不要说,什么也不要做,什么也不要想。

&rdo;‐‐不论施本铭是否自知,准确地说,他不是在画&ldo;肖像&rdo;,而是在摹写人的&ldo;颜面&rdo;,以颜面的彻底的表象作为深度刻画的凭据,这深度,使他的画看去并不&ldo;优美&rdo;,或如本雅明所说:&ldo;一切恰当地称之为优美的事物含有的悖论是,它呈现为表象。

&rdo;

这是摄影的美学。

施本铭画中的面相让人想起警方的人口档案或护照照片;这也是20世纪严肃绘画在摆脱浪漫主义后处理人物形象的美学,是现代人试图无情而真挚地认识自己的愿望。

因此,自然而然地,这批作品以难以觉察的方式,向我们疲惫的、方向不明的写实绘画,尤其是人物画,提出以下问题: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画写实的人物画?人物画还具有哪些可能性?是它的描绘功能还是认识价值?如果是前者,那是关于&ldo;绘画技巧&rdo;还是&ldo;观看方式&rdo;?如果是后者,我们所能认识的是关于&ldo;人&rdo;,还是关于&ldo;绘画&rdo;?对以上问题的每一方面,施本铭以持续的实践做出了回答,并带着含蓄的挑衅‐‐虽然他运用的只是再简单不过的手法:当场写生。

而它的过程,由起于练习引向对人物画的认识;它的效果,则不是为了绘画的&ldo;观赏&rdo;,而是为了面相的&ldo;阅读&rdo;,当这批写生画在经由并置与排列之后,全然不同的观看方式即超越了单幅头像的&ldo;习作性&rdo;:如本雅明形容普鲁斯特的文学手段时所说:他是在展示,而不是反思。

由施本铭大量的面相展示,作为观者,我获得反思的机会:在中国写实油画的人物画传统中(假如可以勉强称之为&ldo;传统&rdo;的话),我们其实找不到多少货真价实的人物画。

是的,&ldo;人物&rdo;似乎始终是中国油画的主角,但在民国期间,除了诸如徐悲鸿、蒋兆和的几幅大型创作可以称之为卓越的&ldo;人物画&rdo;,&ldo;人&rdo;,通常是以模特儿身份出现在写生小品或美丽的肖像画中。

建国后,在主题油画创作中大量登场的工农或领袖人物,是主题的角色分配,犹如演员,不是人的本真面目。

出色的人物形象并非没有,然而受制于意识形态,下焉者,则沦为图解的符号。

近二十年来,&ldo;人物画&rdo;意识在创作中逐渐唤醒,可是人物画的正路、正品,依然渺渺:或盲从形式的所谓&ldo;探索&rdo;,失尽人物画真味;或以矫枉过正之力,画成沙龙式的精美肖像或由少数人物组合的伪风情画,成为市场的专属,其中,出色的人物形象也并非没有,然而人物画最可宝贵的真境界,即所谓&ldo;人文气息&rdo;、&ldo;人文精神&rdo;者,则放眼看去,有重量的作品还是付之阙如‐‐画人物,并不就等于&ldo;人物画&rdo;,在这样的&ldo;传统&rdo;中我们不能苛求出现像伦勃朗、大卫、列宾那样的人物画家,仅就&ldo;人物画&rdo;这一体裁论,实在说,我们根本还欠缺着哪怕是职业性的肖像画家,遑论作品等身的大匠师。



m.tuifuli.net 推福利书库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

空军少将军衔什么级别陌陌小姐是真的吗快穿之反派又甜又野急落怒放山海南国置业重组最新消息穿越后做个纨绔格格党贵夫人甚美西幻笔趣阁快穿穿成反派大佬的心尖宠我家的植物作文300字我的少年时代什么时候上映播出末世之女配的女配全文免费夫妻是千年修来的福分快穿成反派大佬的心尖宠全文免费阅读我家植物作文没有硝烟的战场意思是什么?我家的植物图片大周皇太子完整版安居是什么意思末世之女配的女配的男主是谁他一直在黑化男主真男人不搞假gay[星际]一本万利小娇妻茶前饭后gl我家封叔叔本君收徒方式有问题美强惨一心要灭世快穿之情敌站住[GL]病美人放弃挣扎[重生]御灵之神妃医绝天下不用掰,我弯的美味撩神心计被顶级富豪盯上后[穿书]快穿之仙男师尊又死哪儿去了决战靖国神社炮灰男配只爱钱不谈感情恐怖片专业户女配她爆红了和离?呸契约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