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第1页)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在僧庐下听雨的白发诗人,体会到人世悲欢离合的无情就像阶前的雨一样错落无常,心境上是有一种悟境的,与禅心不同的是,禅心以智为灯心,诗人则以美作为点燃,这是为什么我们读到李贺&ldo;天若有情天亦老&rdo;之句,要为之低徊不已了。

或者读到龚自珍的&ldo;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rdo;要为之三叹了。

一个好的开悟的境界,或者崇高的人格与事功,都不是无情的,它是一种经过净化的有情的心,这种经过净化的有情,我们可以称之为&ldo;觉有情&rdo;,有如道绰大师说的,就像天鹅在水中悠游,沾水而羽毛不湿。

好的文学、优美的诗歌,无不是在&ldo;有情中有觉&rdo;,创作者既提升了自我的情感经验,也借以转化,溶解成人人都能提升的情感经验,来唤醒大众内在的感觉的呼声。

这是为什么,历来伟大的禅师在开悟之际都会写下诗歌,而开悟之后,有许多禅师也往往以诗歌示教。

在显教最有名的是六祖慧能,传说他不识字,但读他的作品《六祖坛经》竟有如诗偈一样。

在密宗最著名的是密勒日巴,传说他留传的诗歌竟有数万首之多。

寒山、拾得不也是这样吗?他们是山野里的隐士,却也忍不住把自己的心境写在山间石壁,幸好有人抄录才不致失传,但是,我也不禁想到,以寒山、拾得的诗才,写诗的那种劲道,一定有更多的诗隐于石上、壁上,与草木同朽,后人无缘得见了。

为什么悟道者爱写诗呢?原因何在?我想在最根本处是,禅学或佛教是一种美,在人生中提升美的体验,使一个人智慧有美、慈悲有美、生活有美,语默动静无一不美,那才是走向佛道之路。

失去了美,佛道对人生还有什么价值呢?

唯有心性的绝美,才使人能洗涤贪嗔痴慢疑五毒;也唯有绝美的心,才能面对、提升、跨越人生深切的痛苦。

因此,道是美,而走向道的心情是一种诗情,诗情与道情转折的驿站则是&ldo;觉&rdo;。

菩萨所以叫&ldo;觉有情&rdo;,是因为菩萨从来没有失去感性的怀抱,与凡夫不同的是,他在有情中不失觉悟的心。

菩萨所以个个心性皆美,长相也无不庄严到达极致,则是启示了我们,美是无比重要的,最深刻的美则是来自有情的锤炼。

即使是佛,十方诸佛都是&ldo;相好庄严&rdo;,经典里说到佛之美,有&ldo;三十二相,八十种好&rdo;之说,因此,佛的相、佛的心,都是绝美。

了解到佛道的追求是生命完美的追求,我模仿王国维之说,凡是古今走向&ldo;觉有情&rdo;之道者,也必经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ldo;笑声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rdo;。

(语出苏东坡《蝶恋花》)

第二种境界是&ldo;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rdo;。

(语出辛弃疾《贺新郎》)

第三种境界是&ldo;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rdo;。

(语出于谦《咏石灰》)

真正觉有情的菩萨,全是多情的种子,他们在无情的业障人世之中,因烦恼生起菩提之心。

然后体会到一切有情都会被无情所恼,思有以解脱,心性与眼界大开,看到世间的美与苦难是并存的,正如青山与我并无分别。

最后宁可再跃入有情的洪炉,不畏任何障碍,为了留一点清白在人间。

一个人格境界的确立正是如此,是在有情中打滚、提炼,终至永保明觉,观照世间,那时才知道什么叫作&ldo;蓦然回首&rdo;了。

唯有清明的心,才体验到什么是真实的美。

唯有不断的觉悟,才使体验到的美更深刻、广大、雄浑。

也唯有无上正觉的人,才能迈向生命的大美、至美、完美与绝美呀!



m.tuifuli.net 推福利书库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

官渡zhizhan官渡宣传片九殿下为什么不更新无需多言的成语九殿下请更衣九殿下的盛宠王妃免费全本阅读月浮于水图片落俗末世异能重生之超级巨星的无需多言的下一句悬崖 贴吧重生之红星传奇最新章节_重生之红星传奇无弹窗_笔趣阁来不及说我爱你电视剧免费观看全集悬崖崚嶒我降临于诸天世界 郭家盗墓笔记重启电影免费观看官渡怎么了超强的实力官渡一点无需多言还是无须老谋深算重生之意嘉情深,万象皆深歧灵彩婚契约你的世界,星光如初他有特殊撩人技巧恶毒表妹后来成了国师世家族女蓝色的天空花瓶炮灰又被团宠了我也很想他阁老继妹不好当你是我的小公主人生最美是清欢寒蝉吸血鬼与垂耳兔冥婚师傅兄弟禁止